(资料图)
120x86纳米的噬菌体T4壳的结构特征,接近原子分辨率(左图为正面视图;右图为显示空的内部的横截面视图)。图片来源:《自然·通讯》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
《自然·通讯》30日报告了一种制作人工病毒样载体的方法,所制载体能进入人类细胞执行特定任务,如基因编辑。这种大容量、可定制化的纳米材料为未来基因疗法和定制化医疗带来新希望。
病毒是一种高效的生物“机器”,能够快速复制和组装后代。自然的人类病毒,如慢病毒属,此前曾经过改造在动物中递送治疗性的DNA或RNA,但它们的递送能力有限而且有安全问题。通过制造以治疗性分子编程的人造病毒载体让病毒机制为人所用,可进行有益的修复,帮助人类恢复健康。
美国天主教大学和普渡大学研究团队此次设计了一种方法,用一类被称为T4噬菌体、能感染细菌的病毒,制造人造病毒载体(AVV)。这类AVV有很大的内部容量和一个大的外表面,可编程和递送治疗性生物分子。在概念验证实验中,他们生成了含有蛋白和核酸物质的AVV,用于展示在基因组改造方面的用途。在实验室中,这一平台能将全长的抗肌萎缩蛋白基因成功递送到人类细胞,并执行各种分子操作改造人类基因组。此外,AVV大量生产时成本不高,并且这些纳米材料可以保持稳定数个月。
团队说,尽管还需要进一步工作来评估安全性,但这一方法已展现出未来前景,可用于临床治疗人类疾病和罕见病。
总编辑圈点
病毒是地球上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生物。它们的组成如此之简单,进化机制却如此之高效,掀起的致命感染和全球流行病,需要人类耗费巨大人力物力来抗衡。那能否让病毒这个特点为我所用呢?这就是人造病毒载体的研究方向。多年来,这一领域仅在起步阶段,但现在,我们看到了这一技术为未来基因疗法和定制化医疗带来的希望。
下一篇:最后一页
中新网合肥5月19日电 (记者 吴兰)整治涉老“保健品”等领域涉诈问题隐患,重点打击打着投资“养老项目”等名义的传销等违法行为……5
中新网合肥5月19日电 (吴兰 周晓伟)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录取工作近日落下帷幕。记者19日从安徽医科大学获悉,该校2022届本科毕业
中新网杭州5月19日电(童笑雨 柯溢能)5月19日,记者从浙江大学(下称“浙大”)获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名誉院长黄荷凤课题组
中新网北京5月19日电 (记者 陈杭)近日,北京市政府正式印发《北京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城市更新规划)》(下称专项
中新网海口5月19日电 (记者 张茜翼)生态环境的“高颜值”是海南一张靓丽的名片。记者从19日海南生态文明和绿色低碳专场新闻发布会上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