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一粒“金种子”,就让盐碱地变高产田!“农业芯片”可不白叫,好种子就有这威力。河北新闻联播报道,沧州全力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这可离不了不怕咸的“金种子”。
盐碱地种田,过去有多难?“旱了收蚂蚱、涝了收蛤蟆,不旱不涝收碱嘎巴”,啥都收就是收不着粮。研究发现,土壤盐碱度一旦大于0.1%,种子就会受到盐分胁迫,影响正常萌发,而沧州南皮多数地块,盐碱度是这个临界值的3倍。
不过这可难不倒不怕咸的“金种子”。最近几十年,农技人员反复选种改良,让麦种的耐盐碱和抗病性不断增强,像沧麦6005、小偃60和小偃155等小麦品种,正常年景亩产量能达到200公斤。就拿“小偃60”的种子创新来说,就是科研团队把耐盐性强的长穗偃麦草,和小麦杂交,分离出了耐盐小偃麦新品系,逐渐探索出这一优质麦种。
“小偃”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还是原先的盐碱地,可农民白普青再也不发愁了。“现在不一样了!我家种了8亩‘小偃60’,今年还是丰收年!”相比当地没用耐盐碱种子的麦田,“小偃60”平均每亩增产5%,就算在特殊土壤和气候条件下,依然能保持良好的丰产性。如今,“小偃60”已经东奔西走,在河北、天津、山东、新疆推广种植了120余万亩。
种子不怕咸,良种生良田!要知道,咱国家可利用的盐碱地有5亿多亩,要是这么多“沉睡”的土地,都能被不怕咸的“金种子”唤醒,咱老百姓的饭碗就能越端越稳、越端越牢!
下一篇:最后一页
中新网合肥5月19日电 (记者 吴兰)整治涉老“保健品”等领域涉诈问题隐患,重点打击打着投资“养老项目”等名义的传销等违法行为……5
中新网合肥5月19日电 (吴兰 周晓伟)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录取工作近日落下帷幕。记者19日从安徽医科大学获悉,该校2022届本科毕业
中新网杭州5月19日电(童笑雨 柯溢能)5月19日,记者从浙江大学(下称“浙大”)获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名誉院长黄荷凤课题组
中新网北京5月19日电 (记者 陈杭)近日,北京市政府正式印发《北京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城市更新规划)》(下称专项
中新网海口5月19日电 (记者 张茜翼)生态环境的“高颜值”是海南一张靓丽的名片。记者从19日海南生态文明和绿色低碳专场新闻发布会上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