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5月4日,来自宁夏灵武的小伙汪威荣获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站在了北京的领奖台上。5月5日,刚刚领完奖的他,来不及停留,便马不停蹄地从北京返回家乡。最近正值苜蓿的生长期,他还要盯着技术人员做好病虫害防治、土壤保湿等工作。 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汪威。(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汪威出生在灵武市梧桐树乡沙坝头村一个普通农村家庭,201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作为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毕业后他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找了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但每天朝九晚五的生活,慢慢让他感觉“一眼能望到头”。不甘于此的他,萌生了返乡创业的念头。 “当地畜牧业发展快,但饲草料短缺,优质饲草料需要从区外购买,甚至从国外进口。”在返乡调研的过程中,汪威发现传统的种植模式已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于是他瞄准机会,想通过种植苜蓿、小黑麦和青贮玉米等,解决当地养殖场饲料短缺的问题。2014年,他注册成立了灵武市同心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当时除了自家种植,他还和周边农户签订了2.4万亩的种植订单合同。2020年,汪威向周边养殖场配送青贮玉米、小黑麦等各类优质饲草13万吨。通过饲草种植和配送,解决了当地养殖场饲料短缺的问题,保障了周边养殖场的健康发展。 牧草种得有声有色,汪威开始向养殖业延伸。2019年作为第一批肉牛养殖户入驻灵武白土岗养殖基地,引进阿奎丹、西门塔尔、安格斯、秦川牛品种,目前,存栏肉牛2200多头。短短几年间,他从一名普通大学生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企业家。在发展壮大自身企业的同时,他还不忘带动周边群众一起致富,年带动周边农户出动饲草运输车6000余车次,临时用工5800余人次,年发放工人工资总额540余万元。此外,汪威探索出“企业+基地+农户”的“土地流转优先返聘”模式,每年带动农户发展订单种植面积2万亩,订单联结带动农户2000多户,年均增收300多万元。 汪威深知新时代的农民必须掌握科学技术。为此,他带领企业与宁夏大学农学院开展校企合作,成功探索出“小黑麦+玉米青贮”一年两熟复种模式,每亩可产优质小黑麦干草600公斤,优质玉米青贮饲料3.6吨,比传统一茬种植增产近40%,每亩增收800元。汪威还特别重视人才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通过与甘肃科学院、河北农科院、宁夏大学等单位紧密合作,柔性引进牧草、肉牛养殖、水稻专家23名,建立了宁夏牧草产业(灵武)技术创新中心、人才小高地、专家服务基地、创新创业基地等。先后引进牧草新品种83个,引进转化先进科技成果16项,拥有授权专利18项。 “我将一如既往保持初心,厚植爱农情怀,学得新本领,带领更多农村朋友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农业农村和现代化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在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颁奖现场,汪威发出了响亮的宣言。(见习记者 张敏)
下一篇:最后一页
中新网合肥5月19日电 (记者 吴兰)整治涉老“保健品”等领域涉诈问题隐患,重点打击打着投资“养老项目”等名义的传销等违法行为……5
中新网合肥5月19日电 (吴兰 周晓伟)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录取工作近日落下帷幕。记者19日从安徽医科大学获悉,该校2022届本科毕业
中新网杭州5月19日电(童笑雨 柯溢能)5月19日,记者从浙江大学(下称“浙大”)获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名誉院长黄荷凤课题组
中新网北京5月19日电 (记者 陈杭)近日,北京市政府正式印发《北京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城市更新规划)》(下称专项
中新网海口5月19日电 (记者 张茜翼)生态环境的“高颜值”是海南一张靓丽的名片。记者从19日海南生态文明和绿色低碳专场新闻发布会上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