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光明网评论员:据媒体报道,当前越来越多高学历年轻人加入健康照护师、职业陪诊师等养老新职业队伍,90后开始给“90后”养老。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养老服务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基于传统养老服务衍生出更为细致的专业分工,如健康照护师、职业陪诊师以及助浴师等。这些新职业的出现,让养老服务“术业有专攻”成为可能。养老新职业的分工方向,填补了社会适老化改造不及时而产生的“真空”地带,让市场养老服务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8004万人,人口老龄化是当前与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数以亿计的老年人口带来的必然是海量的养老服务需求,这些需求也远非当前包括养老新职业在内的社会养老服务所能完全涵盖。因此,从事养老服务工作也就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伺候和照顾老人。
这一点也可以通过人社部日前发布的《健康照护师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看出。一项针对2020年全国健康照护领域从业人员的调查显示,在这一群体中,25岁及以下人员占比5.3%,26岁至35岁占比15%。尽管46岁以上人员仍为当前健康照护师主力,占据半数以上,但年轻人占比超20%已然不少。不过仍需关注到的是,在人们的传统认知里,养老新职业与传统养老服务如住家保姆、医院护工等容易被笼统概括为一体,这与养老新职业所想要打造的有标准的、体面的健康服务业目标,仍有一定的距离。
人们之所以在认知上还难以将养老新职业与保姆、护工等进行区分,是因为养老服务行业所能够运用的新科技、新应用仍是少数,如心理学、护理学等专业知识难以量化成果,这使得大多数购买服务的家庭依旧认为,做好养老服务只需要服务和耐心即可。一旦缺乏认可和足够的技术含金量,必然对应的是收入无法提高,如果年轻人看不到职业发展前景,自然而然会排斥养老服务行业。此外,传统养老服务业人员流动性强,需求家庭更多是通过熟人介绍等传统方式来评价和购买服务,这也势必阻碍养老服务行业产业化、规范化。
从养老服务行业长远发展,及其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服务、吸引更多新生力量关注和考虑养老新职业的角度而言,打造标准的、体面的养老服务行业,值得公共政策持续发力。
中新网合肥5月19日电 (记者 吴兰)整治涉老“保健品”等领域涉诈问题隐患,重点打击打着投资“养老项目”等名义的传销等违法行为……5
中新网合肥5月19日电 (吴兰 周晓伟)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录取工作近日落下帷幕。记者19日从安徽医科大学获悉,该校2022届本科毕业
中新网杭州5月19日电(童笑雨 柯溢能)5月19日,记者从浙江大学(下称“浙大”)获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名誉院长黄荷凤课题组
中新网北京5月19日电 (记者 陈杭)近日,北京市政府正式印发《北京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城市更新规划)》(下称专项
中新网海口5月19日电 (记者 张茜翼)生态环境的“高颜值”是海南一张靓丽的名片。记者从19日海南生态文明和绿色低碳专场新闻发布会上
X 关闭
X 关闭